掃一掃關注
豐碑,在一片荒蕪中豎起
蜿蜒的管道如一條巨大的臥龍連接著壓氣站和鍋爐車間,在一片綠色曠野中,一座現代化的發電站房在藍天白云映襯下顯得格外有生機,這就是由中材節能承建的第一座天然氣燃機余熱電站。
然而,有誰能想到,建設一座施工難度大、以前從沒有建設過的燃機余熱電站,完成了當初自己都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其中的鏖戰和辛苦猶如一道彩虹刻印在定遠項目部員工心中。
面對一片荒蕪,是等待,還是殺出一條路?
2013年2月27日,當項目經理吳蘇軍受命帶領項目部員工到達現場時,他們傻眼了。在一片開闊而荒涼的莊稼地里,一道顯眼的圍墻說明,他們可能要在這里建起一座電站。沒有基本的“三通一平”,更別說電源、水源、道路了,甚至連臨時辦公地點都沒有。
他們來之前,已經再三對合同進行過解讀,他們要建設的是“西氣東輸”增輸工程壓氣站上的燃機余熱發電機組。壓氣站是“西氣東輸”過程中給天然氣管道增加壓力的站點,加壓是通過燃機驅動。以前燃機驅動所產生的尾氣直接排放進入大氣,浪費了大量的熱能,且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由他們建設的該燃機余熱電站,是收集燃機產生的尾氣并通過鍋爐產生蒸汽推動汽輪機來發電。可眼前的場景,是他們沒有想到的。
是等業主通上電,引來水,修好路,還是創造條件迎難而上。工程部部長周少宗說,即使有再大的困難我們也沒有理由延遲合同工期,況且,我們是給“西氣東輸”這一國家工程配套建設的第一座余熱電站,別人等得起,我們等不起。他的一句話,點燃了項目部員工的激情。項目部兵分三路,一路從“三通一平”做起,架線,接電,引水,鋪路,建臨時辦公房;一路協助定遠項目業主,辦理立項文件、用地許可、建筑工程規劃許可等;一路修改施工計劃、協調圖紙進度、設備采購等各項工作。中材節能人表現出的以公司信譽至上的奉獻精神,對業主負責的無私精神,對項目負責的敬業精神,對節能減排事業執著精神,在一個月時間內,與業主一起完成了總平布置審批,建筑規劃許可證的辦理,電源、水源的接引,臨時道路的鋪設,中水、污水線路的規劃和審批,10kv線路的規劃、設計和簽報,壓氣站煙道對接方案的設計和審核。3月28日土方開挖正式開始,標志著該燃機電站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面對40多度的高溫,是歇工,還是冒著酷暑鏖戰?
2013年的夏天,定遠項目部的員工是注定要脫幾層皮的。連續一個多月40度以上高溫創下了當地百年一遇紀錄,莊稼地里本該碧綠的禾苗已經處于半枯狀態,樹上焦黃的葉子已經沒有一點生氣,整個大地似乎被一個巨大蒸籠包裹著,讓人喘不過氣來。別說干活了,即使在工地上待上半分鐘,就已經汗流浹背了。可是8、9月份又是施工安裝高峰期,工期短,任務重,冒著滋滋白氣、可以烤熟雞蛋的設備靜靜的躺在工地上,等待著員工們把它們組裝一個可以發電的系統。
沒有動員,也沒有命令,工期就是中材節能人無聲的行動,他們像戰士一樣沖鋒在項目工地。鍋爐旁,正在指揮安裝的宋海洲,臉孔被太陽烤得通紅,身上的衣服也不知道干了幾次,濕了幾次;王曉磊這個剛剛走出校門不到一年的稚嫩小伙,怎么也沒想到工地上的艱苦會是這樣,更沒想到高溫條件下作業競如此難耐,他絲毫沒有退卻,作為技術人員,哪里出現了問題,他就在哪里出現,看圖、診斷、測量、協調、修改;尚志剛作為項目專職安全員,他要巡視到各個角落,他幾乎是跑著,交待著每個人怎么做好安全防護,他身上幾乎沒有干過。汽機房、化水車間、管道上,焊花閃閃,哨聲陣陣,每個人頭上冒著滋滋白氣,他們一絲不茍地干著活。項目經理吳蘇軍擔心這么高溫條件下作業有人中署,他調整作休時間,上午早點上班,下午就晚點下班,中午多休息一會以避開一天中最熱的時間,并特意安排每天把綠豆湯送到工地上,并采取可能中暑預防措施。每天別人下班了,他還要在工地上巡視一遍,別人還沒有上班,他先要在各工作面看一下,夜深了,別人躺下休息了,他還在安排著第二天的工作。
面對嚴苛的施工要求,是退縮,還是迎難而上?
對定遠項目部的員工來說,沒有電,沒有水,沒有辦公地點,都不是困難,通過自己的雙手可以讓電連上,可以讓水通上,可以讓辦公室建上;炎熱酷暑也不是困難,這可以讓人能夠忍耐的條件下,采取防護措施,調整作休時間,照樣能按時完成任務。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最大的困難是嚴苛的施工要求。
定遠燃機余熱電站是“西氣東輸”上的項目,管道輸送的是天然氣,在所有作業面,只要是機械施工,必須采取嚴苛的防護要求,否則,那怕一點點的敲擊或者接線開關所產生的火花,都是重大安全隱患。尤其是動火,更別說施工中的焊接了,更加嚴格,必須先制定好嚴密的防護措施,經過層層審批才能施工。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各系統施工進度都做了“五同時”,即各作業面,同時按照圖紙要求,同時采取防護措施,同時按照各工序作業流程,同時做到專職人員旁側監督,同時做到后續觀測跟蹤。然而當施工進行到煙風管道對接時遇到了難題。煙氣管道對接點在加壓站內,對接時需要在燃機排煙管道上進行火焰切割和焊接施工,這意味著要在加壓站內動火,安全防護要實行更高的要求。無論項目部、業主方還是中石油上海燃氣管道公司均沒有實踐經驗,對大家來說都是第一次,怎么辦?
這時,因意外摔裂腳踝、尊醫囑需要在家休息的工程部副部長徐盛昌一瘸一拐的出現在大家面前。他和項目部員工集思廣益,商討解決思路辦法,提出了“五方解決機制”,即項目部會同業主方-中石油上海管道局、豫皖管理處、廊坊管道院、壓氣站等協調解決機制。他把各方專家召集在一起,討論解決煙風管道接口施工問題。經過5次廣泛討論研究,決定采取核電作業標準程序先進行設計,論證后再進行細化。對每一環節,每一道工序,都制定了詳細的施工方案。該方案經定遠壓氣站人員初審,豫皖管理處審核,中石油上海天然氣管道公司批準后實施。施工時,項目經理、安全工程師、技術負責人、施工負責人、豫皖管理處的監理人員必須在場才能施工。定遠項目就這樣,在嚴苛的條件下進行,大到管道接口切割,小到一個線頭連接,都必須按照流程進行。如對高空鋼柱端頭切割,切割前需要搭設15米高腳手架,上面鋪設防火毯,以避免火星下落,同時,下方的儀表、管路還采取了防火材料包裹,避免磕碰。
汗水不負辛苦人。定遠項目部員工像一支鐵軍,敢與天斗,敢與酷暑斗,敢與困難斗,用超常的毅力,不屈不撓的精神,建起了第一座現代化燃機余熱電站,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他們用中材節能人特有的精神鑄起了一座豐碑。
來源:工程部、黨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