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關注
中材節能披露2014年年報 收入15.21億凈利1.06億
日前,中材節能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3126.SH,股票簡稱:中材節能)披露了2014年年度報告。該公司生產經營情況良好,保持穩健發展態勢,2014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5.21億元,凈利潤1.06億元,較去年分別增長0.33%、2.14%,均有小幅度增長。
據悉,中材節能主要從事水泥等工業行業余熱發電及相關資源綜合利用專業化節能技術服務,于2014年7月3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80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為40700萬股,本次年報是中材節能上市后第一次年報。
“一帶一路”拓寬發展空間
從新簽合同額看,中材節能主營業務中水泥余熱發電業務受各種不利因素影響較以往增長下滑幅度較大,但基本符合預期,從戰略角度又有新的期待。2014年中材節能新簽各類工程及裝備合同15.34億元,其中水泥余熱發電合同占比30.35%。另外,2015年3月4日,公司簽署了全球最大的沙特阿拉伯yanbu水泥余熱發電工程總承包合同,合同金額6180萬美元。這些對中材節能2015年經營業績將提供穩定的基礎。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明確了戰略原則、框架思路、合作重點及機制等。中材節能作為在“一帶一路”國家從事節能產業的“走出去”優勢企業,已經在包括南亞東南亞、中東及中亞地區完成了產業布局,積累了為數眾多的政府和大集團資源。同時,先行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帶動我國中西部及相關國家和地區的鐵路、公路互聯互通,由此對我國及相應國家和地區水泥行業帶來新的市場需求。
中材節能BOOT/EMC業務模式發展值得期待
2014年中材節能BOOT/EMC投資業務收入1.5億元(余熱電站回收電費),約占營業收入的10%,同比增長15.51%。據了解,目前,中材節能BOOT/EMC投資項目有20個,其中13個已建成發電,所發電能多采用并網不上網的方式,主要是水泥廠等工業企業自發自用,電改方案實施后,對于一些原來因為發電量超過自用電量而不能上網但又有節能需求的企業來說,如焦化廠等,又有了新的選擇,這種選擇將為余熱利用企業帶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而且余熱發電也是國家明確的分布式能源發電,“電改”政策推動下,中材節能以BOOT/EMC投資的項目子公司將成為發電售電主體,享受政策推動下的中材節能BOOT/EMC業務模式發展值得期待。
利潤分配預案體現社會責任感
中材節能根據相關法規制度要求,并充分考慮公司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201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為每10股送3股紅股,資本公積轉增2股,即10送5,再加0.8元(含稅)的現金分配。從中材節能招股書披露看,公司近幾年都是以現金分配為主,本次公司在上市后第一年,就能夠盡快適應資本市場的需求,提出10送5再加現金分配的預案,從投資者角度還是蠻負責任的,這也充分體現了公司作為央企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公司倡導的為股東為社會創造價值的理念。
來源:轉載自中國新聞網